重庆石桥铺殡仪馆|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电话:023-68660679|石桥铺火葬场

咨询服务电话:

023-68660679

传统丧仪的基本仪式-搭灵棚

点击次数:337   更新时间:2022-09-20      来源:本站

灵棚又叫灵堂,是停放灵柩和供人吊唁的屋室。最早的灵堂见于《尚书·顾命》。先秦古人对灵堂的设置还不讲究,较为自然,布置的物品都是日常生活用品。灵堂分室内、室外两种,使用哪一种要看实际情况而定。《顾命》记载,周成王的灵柩停放在正房大堂,灵堂主要为室内,兼及庭院。《仪礼·士丧礼》“亲者在室,众妇人户外北面,众兄弟堂下北面。君使人吊,彻帷,主人迎于寝门外,见宾不哭,先人门右北面,吊者入,升自西阶东面,主人进中庭,吊者致命。主人哭拜,稽颡成踊。宾出,主人拜送一外门外。”按照礼法规定,灵柩停放在室内,死者至亲在室内守候,接待吊丧者。小服远亲则在“户外”、“堂下”,吊丧仪式在灵堂里举行。春秋战国时期,灵堂可能普遍地设在室内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载齐侯杞良死在外,其妻知礼,要求回家吊齐侯“于室”。后来由于丧礼规模不断增大,灵堂由室内移至院内。但小门小户,亲朋不多或无能力大办丧事者,灵堂仍然设置在堂屋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七回:“那口灵就供在堂屋正中,姑娘跪在灵右,候着还礼。”

灵堂一词可能到宋元时才出现。元代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二折:“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戴孝为何由,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。”古时认为死人是阴界之人,不能接受阳光直射;天空中过往诸神很多,不能让灵柩冲犯神灵;再者也怕闹天,尤其怕刮风下雨,如把灵柩浇湿,香火吹灭,将犯大忌,所以丧家都要搭建灵堂,不把灵柩放在光天化日之下,以破解各种禁忌。搭建灵堂,可大可小,可奢可俭,主要决定于丧家的经济实力。《道光都门记略》中载:“京师搭盖丧棚,工细绝伦,点缀有花木鸟兽之形。其脊大棚,有瓦栊、柁头、稳兽、螭头之别,以及照墙、辕门、钟鼓楼,高插云霄。”中等人家的丧棚,长宽在三五丈左右,用长木杆搭起架子,顶部用二三层苇席遮住,四周用一层苇席罩住,正面佩饰上用白布制作的硕大丧花。平民百姓只要不遇到阴雨天,象征性搭起两三丈的遮棚即可。

丧棚搭好后,将灵柩停放在灵棚的北面正中,坐北朝南。灵柩下面垫放两条木板凳,使灵柩高顶达到1.5米左右,人站着探头可以看见灵柩内的尸体和物品。灵柩下放一碗五谷杂粮,焚烧用的纸钱也可以放在灵柩下。灵柩两边铺放一些苇席,供守灵人用。灵柩正北面横挂一幅白底黑字挽联或一个大“奠”或者死者遗像。四周悬挂大小不一的各式挽联。灵柩前靠放一个大花圈。花圈前摆用供桌,供桌用白布罩面,供桌上放有点心、水果、鱼肉等供品。桌面北部左边为长明灯,右边为香炉,香火缭绕。供桌前二尺左右放一铁盆,或用砖瓦堆一盆形、用来焚烧祭奠死者的各种纸钱。再往前二三尺,铺有一块布垫,吊丧人在上面跪拜。现代民间人死后即搭灵棚是为了招待吊丧者,这时棺材并没有放进来,棺材要到人殓后才放进灵棚。